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资讯信息

鄂钢:极致发挥协同共享效应,实现“1+1>2”的效果

作者:蓝鹏测径仪时间:2022-10-11 10:27:29234 次浏览

信息摘要:

蓝鹏测径仪  固定式测径仪

今年以来,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再次面临异常严峻的风险和挑战。但在这种形势之下,中南钢铁鄂城钢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坚持敏捷经营、全面对标找差,逆势而上,跑赢大盘,形成了宝贵的“鄂钢经验”。公司官微“中南钢铁”特开辟“鄂钢经验”系列报道,集中展示鄂钢在跑赢大盘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本期分享“鄂钢经验”之协同共享篇。

在经过多年中国宝武协同共享精神的洗礼及中南钢铁强化基地间协同共享的实践后,鄂城钢铁将“协同共享”理念深化到每一道工序中,镌刻在每一名员工的思想、行为习惯中。

鄂钢内部协同按照“局部服从整体、技术服务经济、制造服从市场、指标服从效益”等“四个服从”管理,焦铁、铁钢、钢轧、能源与生产等管理界面高效协同,已初步形成管理体系“纵横贯通”、主辅工序“协同协作”、部门单位“上下联动”、一基五元“融合赋能”的高效体系运行格局,对公司的价值创造和竞争力提升影响深远。

BaiduShurufa_2022-10-11_10-28-28.png

强化内部协同,发挥极致效率

一个企业拥有高效互信的内部协同,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抱团取暖、相互支持,各部门、上下工序之间能够做到高效精准互信协同,“气顺”了,效率和效果就高了。

鄂钢通过构建“产销研运”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全流程协同能力上持续聚力,最大限度发挥“产销研运”之间的协同效应,区域资源实现合理高效配置,物流成本显著降低,实现整合效能和协同价值最大化。

强化制造与生产界面间的协同。2022年上半鄂钢围绕“10+1”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对标找差,以炼钢产线降本百日行动和轧材产销研行动计划为契机,加强产线协同,提升界面效率,牵头开展了方坯定重定尺攻关组开展攻关。

利用“全员改善日”活动组织炼钢厂与轧材厂到现场铸机和轧机旁交流,互相了解双方定重定尺控制工艺,同心协力一起提高定尺率。

经过充分发挥制造管理部技术力量和钢轧界面协同,至6月份,定重合格率从年初的62%提高到72%,并保持稳定,定尺合格率突破99.3%瓶颈,提高到99.5%,方坯定重定尺工作又上一个新台阶。

强化制造与物流间的协同。鄂钢物流管理部联合制造管理部以提升铁水运输效率支撑铁钢比为抓手,以高炉不待罐、转炉不待铁为目标,按“每罐必加、每罐必烤、保产优先”原则,做好铁水转运、高炉配罐、铁水罐加废钢及烘烤生产组织,满足增铁增钢需要。

铁水运输实现铁水罐周转率由2021年4.3提升至2022年5.0,铁水到站温度由2021年1357℃提高至2022年1373℃。

强化物流与销售间的协同。鄂钢物流管理部通过协同制造管理部、销售中心、设备管理部及宝信等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对热钢直发的系统逻辑、风险管控及管理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最终打通了棒线、产线、物流、计量、门禁等系统,实现了钢材下线就能对应具体提单,热钢下线即可发运出厂。

6月份以来,通过打通热钢直发通道,解决了影响物流发运多年的瓶颈,钢材运输车辆周转效率大幅度提升,单车出厂效率由2车次/日提升至6车次/日,钢材落地次数大幅度减少、库房利用效率大稳步提升,有效的缓解了成品库库容不足问题,实现了物流高效运转。

在鄂钢,科学合理的协同使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彼此成就彼此赋能,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力,使1+1>2成为现实。

强化外部协同,整合基地资源

进入8月份后,由于高温限电、废钢难收,叠加十堰地区疫情影响,鄂钢在鄂西北的榕峰基地被迫停产。随之而来的是基地下游客户所需资源无法兑现,其中3个重点工程项目材料无法准时交付,客户心急如焚。

秉承客户至上的理念,鄂钢销售中心紧急从鄂东华鑫基地配置资源发往十堰与襄阳,满足客户项目需要,共计发货1538吨,此举既满足了客户需要,也填补了因基地停产造成的区域市场份额缺口,更尝试了跨区域基地资源协同服务的共享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除了内部生产基地间协同外,鄂钢在与韶钢松山、重庆钢铁以及昆钢之间的协同支撑方面也是毫无保留、不遗余力地输出方法与经验。

事实证明,中南钢铁各基地同心同德,相互之间对标学习,互进互促,形成良性竞争优势,极致发挥协同共享效应,将促进各生产基地走上正确的道路,取得不可限量之成就。


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